三国地图册:幽州

作者:Randy、Simon

幽州地区地处于汉朝版图的最东北,当地经常受到异族袭扰并且道路修整不完善,因此每年都要消耗大量钱财,有时甚至要从青,冀两周割取赋税。

刘虞(字伯安,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东海恭王刘强之后,祖父为光禄勋刘嘉,父亲刘舒,曾任丹阳太守。东汉后期大臣。)到任后放宽政策,鼓励农业生产,开放和少数民族以及以渔阳地区为代表的富饶地区的贸易和物品流通,治理最好的时候谷子一石才三十钱。流民逃难到幽州后都收到了刘虞的慰问,当地为他们安排了生计,刘虞本人虽然身居高位却很节俭,因此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后来朝廷命令公孙瓒在刘虞的指挥下率兵征讨乌桓,公孙瓒(字伯圭(一作伯珪),辽西令支(今河北迁安)人,东汉末年武将、军阀,汉末群雄之一)的军队一路烧杀抢掠,刘虞却希望军队可以以人为本,两人因此产生了争执。

初平二年(191年),冀州刺史韩馥、勃海太守袁绍与山东诸将商议,因为皇帝幼小,受董卓逼迫,远隔关山,不知是否还活着,认为刘虞是汉宗室又是忠厚长者,想立他为君主。刘虞则说道:“今天下崩乱,主上蒙尘。吾被重恩,未能清雪国耻。诸君各据州郡,宜共戮力,尽心王室,而反造逆谋,以相垢误邪!”后来刘虞派人出使长安,希望皇帝可以到自己的领地,汉献帝也欣然应允。于是刘虞派自己的儿子刘和去告诉献帝自己将会带兵勤王,然而后将军袁术却扣押了刘和。

原来,公孙瓒知晓袁术(字公路,汝南汝阳(今河南省商水县)人,袁逢嫡次子,袁基、袁绍之弟)的奸诈,因此力劝刘虞不要派兵勤王,刘虞不从,于是公孙瓒私通袁术希望他扣押刘和从而夺取刘虞的部曲,刘和从袁术那里逃脱后又被袁绍扣押。公孙瓒和袁绍多次交战,但是刘虞认为战事劳民伤财因此削减了他的供给希望以这种方式阻止公孙瓒穷兵黩武,公孙瓒大怒,于是前去劫掠当地百姓和胡人的财产。后来两人都上告朝廷,互相诋毁。公孙瓒于是在蓟城筑起高台以防备刘虞。刘虞几次邀请公孙瓒,公孙瓒总是推说有病不去。刘虞于是密谋讨伐他,把这消息告诉魏攸。魏攸劝阻道:“今天下引领,以公为归,谋臣爪牙,不可无也。瓚文武才力足恃,虽有小恶,固宜容忍。”刘虞本性宽仁,所以就听了他的建议。不过两人之间积怨已深,爆发只是迟早的问题罢了。

公孙度(字升济 辽东襄平(今辽宁辽阳)人。中国东汉末年辽东太守,三国时期辽东割据政权开创者)在被徐荣举荐为辽东太守后,公孙度因为家世并不显赫,所以当地豪族和官员都不待见他,公孙度到任后,就将公孙昭收押起来,并在襄平的街市上将他鞭打而死。辽东郡中的豪门大族如田韶等,向来对他没有什么恩惠,但也被他借口依法杀害,郡中被抄家的有一百多家,郡中百姓都惊恐战栗。而后公孙度率军东征高句丽,讨伐乌桓,声振海内。之后公孙度认为中原大乱,于是自己假造异象,前任河内太守李敏因为厌恶他的行为所以迁居到了岛上,公孙度听后大怒,找到了李敏父亲的棺椁后揭棺鞭尸,辽东人民都畏惧他。公孙度划分辽东为辽西和中辽两郡,而后派人攻克东莱诸郡并设置营州太守,而后自封为辽东侯,平州牧。还为汉朝两位开国先祖修建宗庙,按照古制在襄平城南边修建祭坛,到郊外祭祀天地,亲自到籍田耕种,治理军队,出行时乘坐和天子一样的銮驾,戴着悬垂着九条玉串的帽子,以头戴旄帽的骑兵为羽林军。

汉朝各州分布图

三国地图册系列还会继续更新,敬请期待!

(本文由UHHC运营处编辑,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我们将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