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Randy、Simon

东汉末年,荆州之地地跨江汉,沃土千里,自古为南国要冲。其地东据江夏,西通益凉,北控宛洛,南接零桂,既富庶,又险要。自黄巾余燼未息以来,荆州便频为兵家竞逐之地,而刘表治荆二十年,既见局势之定,又伏祸乱之机。
一、文人入局,荆楚开基
初平元年(190年),长沙太守孙坚因不服调令,起兵攻杀荆州刺史王叡。朝廷仓促之下,任命刘表为新任刺史。彼时荆州诸郡多有豪强割据、流寇并起,道路为袁术所控,刘表只得单骑南下,涉险赴任。

甫一至荆,刘表先结蔡瑁、蒯越等本地大族,以豪助政;又诱来群寇,择贤任能,收其部曲以为己用。其后派人游说襄阳、江夏等地豪右,使之归附。未数年,荆州八郡归一,形势渐稳,刘表得以立足一方。
二、锋起荆襄,虎死沙场
刘表初定荆州之时,正值袁绍、袁术两袁互相猜忌。袁术使孙坚领兵攻刘表,孙坚锐不可当,数战皆捷,兵临襄阳。刘表退守城中,危在旦夕。

然孙坚终在襄阳战斗中中箭而死,据传乃黄祖所射。孙军主帅殒命,军心动摇,遂班师而归。此役之后,刘表得以转危为安,襄阳亦因此成为荆州政治核心。
三、文教兼兴,暗流不息
刘表自立于荆州后,治政尚宽,礼贤下士,宾客盈门。荆州学风日盛,襄阳一时成南中国士人重镇。诸如庞统、司马徽、徐庶、诸葛亮等,皆曾聚于刘表帐下,襄阳之门,堪称三国名士之源。

然刘表政权表面安稳,实则隐忧渐生。其长期倚赖蔡蒯二族,政令为之所制;而子嗣刘琦、刘琮争位不休,内耗不断,刘表虽知其乱,终不能断。
四、曹操南征,荆州易主
建安十三年(208年),刘表病危。彼时北方曹操平定冀兖青徐,势如破竹,南征之志已久。刘表卒后,其子刘琮在蔡瑁等人劝说下,举州降曹,荆州遂失。
彼时刘备依附荆州,仓皇南奔,途中依赖诸葛亮策动,得刘琦支持,暂据江夏。

赤壁之战后,刘备借得荆州作为抗曹前线,根据地日益稳固。但孙权方面一直对此心存不满,多次催促归还无果,最终演变为“有借无还”的典故,成为后世戏谑三国外交博弈的经典桥段。荆州也因这段借地风波,成为刘备、孙权间恩怨情仇的焦点,终至关羽镇守荆州被吕蒙偷袭,折戟沉沙,荆州再度易手,彻底成为东吴所有。
四、结语

荆州自汉末乱世以来,既为才俊之地,又为兵争之场。刘表治荆二十年,使此地免于战火,然其宽政误国,终为他人作嫁。后有刘备借地兴业,关羽守城殒命,皆伏笔于此。观荆州之变,可见三国局势之复杂,英雄成败之未可知也。
(本文由UHHC运营处编辑。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我们将立即删除)